2017
12 . 3
趙力忠(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我和蕭先生沒有交往,今天純屬從畫說話。第一次見面,我看到一字,“豐”字。現在說“豐”,首先感到是“豐厚”,整個畫面給我感覺是很厚重的,豐而不薄;再是“豐盛”和“豐茂”,正如朱屺瞻文章裡談到用筆和構圖的一種氣...
2017
12 . 3
馬鴻增(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文藝批評家 協會副主席)
    蕭暉榮的藝術道路很有特點,他既非書香門第,也非院校高材,而是通過長期的收藏、鑒賞、交遊、勤攻、悟道、逕自登上中國畫藝術殿堂。以至別具風彩。蕭暉榮作畫能工能寫,能大能小,能放能收,表現出全面的藝術素養。尤為引...
2017
12 . 3
郭石夫(著名畫家)
    他的畫是一種熱情的畫。但是跟關山月等一些前輩又不是一樣,他畫得更熱情,更奔放,更燦爛一些。我看了他的畫,我覺得他不太注重小的細節去表現,而是注重大的精神,這種精神挺好。蕭先生的畫形成了他自個兒的一個風格,一...
2017
12 . 3
楊延文(著名畫家)
    從學術上的角度講,一個是他實踐了過去“密不透風”這樣的理論。我們講“密不透風”,是從形式上講,但是他從內容上講,依然感覺到空靈、靈動,那麼這樣他就把豐富和意境的簡約結合在一起,在這一點上蕭先生應該是有貢獻的。 ...
2017
12 . 3
傅二石(已故著名畫家)
    他的梅花畫出了古人所沒有的氣氛、氣韻、氣魄。梅花能畫出氣魄來,他是第一人,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2005年9月12日在江蘇省美術館“蕭暉榮中國畫展”上對媒體發言)
2017
12 . 3
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蕭暉榮先生的傳承與發展使我們看到了在現代水墨畫的發展過程當中,傳統的方式給予一種新的創造的一種影響。所以,蕭氏的花鳥風格,應該說在當代花鳥畫中是別具一格的。 (2007年7月1日在北京畫院“蕭暉...
 
萧晖荣的艺术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 reserved